关于城区旅游发展情况的报告
近年来,全市文化旅游系统通过加速建设城区旅游项目、大力开展文旅消费系列活动、积极开放城区景区景点、加大宣传力度等举措,全力发展城区旅游,全力刺激文旅消费,全速推动城区旅游高质量发展。截至8月20日,虽受疫情影响,全市4A级以上景区实际过闸机游客总数达到万人,同比增长%,排名全省第一。
一、加速项目建设,全力夯实城区旅游发展基础
着力补齐“景强城弱”短板,布局打造一批带动性强、综合效益好的城区重点旅游项目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市在建或拟建投资超亿元的重点文旅项目个,总投资额达亿元。其中:城区旅游项目个,总投资额达到亿元。一是完善“城区旅游交通网”。着力完善“快旅慢游”交通体系,对外联合、、启动了“95联盟大道”建设,打通了至镇、至、至、至等旅游断头线;对内修建了、、等高速公路加密线,启动了至至高速公路、中心城区至、滨河路、公路、快速通道、等20余条旅游公路建设;开通和完善了高铁站、机场至主要景区的公交车或旅游巴士。二是建设“城区文旅综合体”。建设投资了一批过百亿的城区文旅综合体项目,其中:投资亿元的城东文旅综合体项目中心广场栋楼中已有栋楼已封顶;幕墙主龙骨已全部完成,项目整体预计202X年5月1日试营业。投资亿元的湖国际旅游度假区(野生动物乐园)主干道路、支路、临水景观、动物园水坝通渠、欢乐动物城土方施工等均已完成。投资亿元的十里槠溪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一期已建设完成,二期正在加快推进。三是打造“城区最美打卡地”。依托街区、水岸建设开放了一批开放式城区旅游景点。目前,信江生态走廊二期、水南历史文化街区正在稳步推进。余干琵琶湖已建成开放,今年以来过闸机游客万人。婺女洲特色小镇于今年7月17日正式开业运营,日均接待超过余人,成为我市又一旅游爆点。
二、打造特色街区,全面丰富城区旅游多元产品
全力打造城区旅游街区、特色文化街区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,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,打造更具识别度、美誉度的旅游产品。一是打造旅游休闲街区。古镇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,今年以来,已接待游客超过万人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;区灵山工匠小镇槠溪老街、望仙谷岩铺老街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,今年以来,过闸机游客已分别达到万人、万人。二是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。深挖夜间旅游这座“富矿”,精心打造了梦里老家、葛仙村、时光PARK等一批夜游景区,全力开启“白加黑”精彩不打烊新业态新模式。今年8月,梦里老家景区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,今年过闸机游客达到万人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。今年5月,区望仙谷、葛仙村、古镇、篁岭获评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。三是打造特色文化街区。区望仙谷岩铺老街、葛仙村灵宝仙文化街区获评首批省级特色文化街区,葛仙村今年过闸机游客达到万人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。正在加速推进水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,建成后将城区旅游又一网红打卡点。四是丰富城区夜间旅游供给。利用城市地标、文博场馆等资源,推出城区夜间旅游线路,丰富夜间旅游产品。如推出“市行政中心至区政府”等夜游公交线路,吸引游客夜间出游;市博物馆、市图书馆、市文化馆等延长夜间开放时间,推出“小小讲解员”等活动,丰富游客夜间文化生活。
三、建设高星酒店,不断提升城区旅游接待能力